《教师十大素养》
教师素养关系到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躬身实践。可见,提高教师素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众多资深学者、教授编写了《教师十大素养》,力图为提高教师素质和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提供蓝本。
主编:张仁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顾问
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顾问)
各卷内容:
1.文化素质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缕析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含义及其特点,对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措施和方法做了归纳和总结。
2.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
《科学素养》强调了科学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阐述了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详细解析了科学素养形成的机制和特点,并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3.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审美的大众
《艺术素养》梳理了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具体分析了各种艺术类型的特征。旨在促进教师掌握艺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理解艺术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以对艺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涵养和升华艺术精神,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
4.技术增强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技术成就梦想
《技术素养》突出了技术素养的重要性,指出技术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教师提高决策能力,缩小数字时代的“信息鸿沟”,同时,对技术素养的内涵、构成以及形成机制做了理论上的梳理,并提出了提高教师技术素养的合理建议。
5.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学生乃至社会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品味
《礼仪素养》详尽地阐释了教师个人形象、教学活动以及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交往的各方面的礼仪知识,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礼仪素养。
6.所有的教师都在传播知识,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传递火炬一样
《专业素养》重点讲述了教师在备课、说课、上课以及观课议课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怎么样备好课、怎养说好课、怎样上好课以及怎样观课议课做了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7.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
《心理素养》研究了教师心理素养的现状,剖析了现今教师身上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8.教育是一个来自内心召唤的职业,是人生最高尚和最具责任心的行为 《道德素养》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来阐述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和作用,是教师提高道德素养的理想读本。
9.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法律素养》阐述了基本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教育法律制度以及教师法律制度做了重点的陈述,方便教师知法、懂法,依法治教。
10.开启教育大门的钥匙——教育理论 《理论素养》结合生动的案列,融入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形象地阐述了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传达出教育学的真谛。
《教师十大素养》
《人文素养》著: 郑葳 王大为
《科学素养》著: 刘克文 刘敬华 董素静
《艺术素养》主编:杨玉莲
《技术素养》著: 李芒
《礼仪素养》主编:石焕霞
《专业素养》主编:潘海燕 易祥
《心理素养》主编:迟雅 周宝民
《道德素养》主编:杨超 沈玲
《法律素养》主编:石连海 《理论素养》主编:刘小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