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解决小学数学常见教学疑难问题》内容简介:
目前,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成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在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为了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本套教学资源光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遵循新的教学理念编制。教材把握准确,体系完整,编排科学,重点突出。完全呈现教材所需的所有教学素材,形式上将动画、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机整合,集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所有的课例都是关于解决问题的内容,执教的老师都能够把数学建模引入课堂,所谓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通过数学建模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一、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新,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理念。教师们在课堂上激荡着积极创新改革的精神。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能较好地整合资源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师要较好地理解教材的意图,多数都能进行整合,如人教版和苏教版两种教材的整合,有创造性地生成教材。此外,还能联系、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的重要资源。
三、在课堂上,教师都能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用不同的思路去探究与解决问题,优化策略。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强化应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终身受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2)利用数学关系等。(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价值。
五、加强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数学问题,譬如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而且还注意到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和优化组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以一种方式为主,多种方式为辅;或者多种方式组合(优化)的结果。
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表现出良好的数学素养。
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发言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而夯实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功底。鼓励学生多发言,学生的发言比老师的讲解更加重要。这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善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好;二学生方面: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也进一步检验教师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套教学光盘,既有专家的引领,也有现场的深度互动和智慧分享。对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能够亲临其境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优秀课堂案例,既提升了思想认识,又开阔了教育视野。必将激励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理念的研究,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做一名最棒的有思想、有品位,有底蕴的好教师。
《解惑——解决小学数学常见教学疑难问题》目录介绍:
VCD—01
《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 黄怡 上海市
VCD—02 《秒的认识》三 潘雪琪 江苏省
VCD—03 《解决问题》三 廖毅婕 广西
VCD—04 《找规律》三 张天海 贵州省
VCD—05 《等量代换》三 陆薇 甘肃省
VCD—06 《数学广角 集合》三 陈奕军 海南省
VCD—07 《小数的初步认识》三 赵海峰 浙江省
VCD—08 《三角形边的关系》四 孙贵合 北京市
VCD—09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四 陈严 黑龙江
VCD—10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四 代旭锋 河南省
VCD—11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四 许洋 福建省
VCD—12 《三角形的特性》四 葛永山 新疆
VCD—13 《植树问题》四 李莉 四川省
VCD—14 《三角形的特性》四 李莉 新疆兵团
VCD—15 《三角形的内角和》四 杨梅 重庆市
VCD—16 《3的倍数特征》五 陈兴远 山东省
VCD—17 《用字母表示数》五 成艳斌 山西省
VCD—18 《用字母表示数》五 黎锦才 广东省
VCD—19 《真分数和假分数》五 李刚 辽宁省
VCD—20 《打电话》五 李正荣 云南省
VCD—21 《解决问题的策略 倒推》五 阮志强 福建省
VCD—22 《摸球游戏》五 董会英 天津市
VCD—23 《有趣的平衡》六 邵华 安徽省
VCD—24 “教学评析总结” 吴正宪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