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学校教育科研创新实务》
中小学校实施二期课改的实用型工具书
学校新领导力与教育智慧书系
提升学校新领导力 传播最新教育智慧
校长新领导力在学校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而学校是接触的场所。在学校经营中,校长领导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下的教育面临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软件资源,是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抢占价值规律制高点。一个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懂得不失时机地去发现价值规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影响他人,努力把人才挖掘出来,把人才的才能调动出来。
教育智慧是教育者实现其领导学校发展目标的保障
教育者实现从“身心俱乏”到“潜移默化”的跨越,从个人到组织的跨越,从单赢到跨越,从才能到智慧的跨越,使领导力内化为智慧,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有谋略地去引导问题。从而体验成功,让智慧的情商管理产生美的效应,打造现代化的成功学校。
资深专家、名校校长和一线特高级教师的权威力作,诠释校长及教师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创新、班主任工作的新动向、和谐校园的和谐课堂建设以及校园安全等诸多热门焦点问题,既有高层建的宏观研究,又有深入辟里的微观剖析。并将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浓缩成提升学校新领导力和教育智慧两大问题,举足若轻;把形面上的理论问题用个案案例、操作流程加以具形图解,便于把握。
构建和谐校园与校园安全防控实务
让和谐校园成为师生的温馨家园
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不仅对当前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师生共同成长乐园。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着力于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打造奉献团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进等作用。推进和谐校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和谐发展。学生是发展体,是学生的主体。
总主编
陈永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生于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管理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6年以来,出版专著5本、主编10本、全著10多本;主持国家和上海市的研究课题12项;这创设华东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以及MPA试点单位作出奠基性贡献;2003的主编出版的5本MPA教材是MPA“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方向的首套研究生系列教材,荣获“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部分作者简介
林日青 教育领导硕士,中学高级教师
高长梅 北京师范大学特约研究员 青年学者
苟 萍 河北省教科所副研究员
章叶黄 教育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
张毓人 兰州大学教授
陈国祥 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
高 敬 教育法知名专家
马 灏 甘肃省职业教育学会理事
主编和作者或为名校校长或为一线特级教师,都是经过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洗礼、而且实战经验老到的行业中的执牛耳者。其著述内容翔实、文理缜密,表现了深厚的理论素养。
《新课程与学校教育科研创新实务》
教育科研的新方法与实施过程
第一章 新课程下教育科研的新思维
第二章 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教育科研常见方法举隅
第四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第五章 教育科研的管理与组织
第六章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第七章 课题计划课题的选择
第八章 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
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
第一章 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第二章 教育科研论文及其撰写技巧
第三章 教育科研报告及其撰写技巧
第四章 教学案例的总结与撰写技巧
第五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及推广应用
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与指导
第一章 课程改革
第二章 中小学德育
第三章 教育教学理论
第四章 学校管理
第五章 教师发展与成长
第六章 学生发展与成长
教育科研成果范例
第一章 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第二章 教学课题实验报告
第三章 教学心得体会
第四章 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