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续三希堂法贴》
规模宏大 编选阵容最出色
《三希堂法帖》不仅卷帙宏大,而且卷数多,总数达三十七卷之多。规模之大,为中国古代官私所刻丛帖之冠。它的编选是乾隆皇帝亲自挂帅,亲自挑选编刻者,其参加者梁师正、蒋、溥、嵇、璜、汪由敦、董邦达都是当时最著名的书画家,皆造诣非凡。
镇国之宝
历代名家之作 尽在其中
珍藏本《三希堂法帖》的镌刻,几乎倾尽了乾隆时期的皇家秘藏。这些秘藏的作者或是历代名臣,或是历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他们的书法墨迹,自然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镇国之宝。
制版、印刷乃世界之最
珍藏本《三希堂法帖》的制版,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分色扫描技术。不仅清晰度高,而且墨色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原墨迹的神采,使整个法帖墨色清新,墨香扑鼻,神采尽出。
它的印刷,更是当今中国的一绝。采用专门为本书定做的100克精制皮纸。印出之后,古色古香。使这些珍贵的法书墨迹拓本犹如刚刚从清宫之中拿出来,历尽千年的沧桑,变得如此典雅,如此韵味深永,如此打动人心。
国际标准八开
气派非凡
珍藏本《三希堂法帖》为国际标准八开。这是海内首创。在八开本的尺度之下,字号被放大了一倍,而精度却没有任何减少,原墨迹的神韵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爱好书法的您必然懂得,这样的视觉效果是多么的难得,多么的令人赏心悦目。
国际标准八开,更使珍藏本《三希堂法帖》气派非凡,光彩夺目,不论将它放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吸引你的目光,你绝不可能忽略它。因为任何淳美的东西都让人过目不忘。
正续 三希堂法贴(全6卷)内容简介
《三希堂法帖》是中华第一丛贴,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始刻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五年(1750)刻成。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
|